进入2019年,5G通信成为最热门的科技话题,国家战略层面期待通过5G的落地应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5G时代到底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2019年4月19日至21日,在清华五道口“智慧企业家”高管课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从不同层面对5G进行解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小米集团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字节跳动副总裁、AI实验室主任马维英,赛灵思研发高级总监、原深鉴科技合伙人兼CTO单羿,分别解读了人工智能在AIoT、内容推荐、芯片等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图为:智慧企业家师生合影
邬贺铨院士近十多年来从事3G/4G/5G国家研发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和下一代互联网等项目的组织工作,牵头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科技咨询研究项目。邬贺铨院士表示5G主要有三项优势:增强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以及广覆盖大连接。他就此具体解释到,5G的峰值速率比4G提高了30倍,用户平均体验数据率提高了10倍。5G能支持500公里时速的高铁,接口延时减少了90%。5G在智慧城市、车联网、VR/AR、远程医疗等领域可能会发展最快,并将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
在5G标准完成以后,对6G通讯的研究也已经开启序幕。6G速率将达到5G的10 倍以上,频段可以高于 275GHz 的太赫兹,实现天地协同的全覆盖,并更多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更智能,更安全。欧盟预测2020年5G开始商用,平均每用户每月的数据流量将呈现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25年,可达到每用户每月5903G的数据流量,就需要6G来支撑。
?
图为:邬贺铨院士授课
张钹院士在科研领域工作超过60年,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资历最深的科学家之一,见证了中国人工智能“三起两落”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全球院校计算机科学领域实力排名CS Ranking上,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位居全球第二名,张钹院士出任院长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就是其中的中坚科研力量。
在课堂上,张钹院士系统讲授了“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挑战”,他介绍到,随着互联网沉淀大量的大众知识数据,人工智能获得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与知识库,能在决策、诊断、设计、调度、规划等很多领域,作为专家辅助系统使用。
张钹院士还用AlphaGo、Watson、自动驾驶等AI经典案例,阐述了人工智能的“特点”与“雷区”。他指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提升,包括:小(零)样本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不确定性推理、感知与理解、人机交互、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的结合、发展鲁棒性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等领域(鲁棒性: 英文robustness音译,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其它某些性能的特性。也就是系统的健壮性,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动能仍然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基础是教育,清华大学也肩负着强国之路的一份责任。
?
图为:张钹院士授课
围绕5G应用,还有哪些精彩观点?
5G将深刻改变社会,5G赋能给创业创新者带来了新的风口。支持VR和3D裸眼高清投影的操作系统,边缘计算也将带来高效运营平台,包括无人车、交通控制等。通信业所有业务创新不会来自于运营商,而是来自于各个领域的外部创新。每个企业家作为领域专家,最终会推动5G的融合应用与创新,在座的智慧企业家才是5G创新应用的最终推动力量。
——吕廷杰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联通、京东方独立董事
5G的技术发展,将来会进一步促进小米AIoT战略,使得智能家居等更多场景能更好地得到应用。边缘计算和设备端计算能力的发展也使得更多智能能力本地实现,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
——崔宝秋,小米集团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
到底采用边缘计算还是云计算,要看计算成本与传输成本之间的权衡,当前受到带宽和延迟的限制,前端计算效果会更好。到5G甚至6G时代,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不断提高,集中采用云计算可能更具性价比。
——唐文斌,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
图为:吕廷杰、崔宝秋、唐文斌、马维英、单羿
清华五道口“智慧企业家”高管课程关注企业转型创新的源头,提升传统产业企业家的数据思维,促进创新技术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数字融合。2019年1月开学的首期班中,学员主要来自地产、制造、零售、物流等传统经济领域,绝大多数学员都是董事长、总裁、CEO等企业最高决策者,近30%的学员企业资产规模超过百亿人民币,近40%的学员企业已经成功IPO。首期班将带动总资产超过3万亿人民币的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智慧企业家”二期班将于2019年7月开学,联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发挥清华大学全球人工智能最顶尖的学术水平,遴选精通科技与业务场景的复合型师资,包括具备丰富产业经验的教授和科学家、有深厚科研创新背景的企业家、以数据驱动快速成长的新经济创新者,组织授课、讲座、交流分享、走访、工作坊、创新大赛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聚焦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助力产业升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