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位大学生,同时选修了一门高难度的专业课程。在面对第一次考试的糟糕成绩时,其中一位同学沮丧地说:“看来我就不是学这门课的料,以后随便混混算了。”而另一位同学则摩拳擦掌:“这次的失败暴露了我的不足,这可是我提升的绝佳机会,我要好好研究问题出在哪,下次一定能进步!”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你会更认同哪种想法呢?
投票一:我就不是学这门课的料,以后随便混混算了。
投票二:这次的失败暴露了我的不足,这可是我提升的绝佳机会,我要好好研究问题出在哪,下次一定能进步!
走进成长型思维
这两位同学在面对困难时产生的不同想法分别代表了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这一概念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成长型思维是一种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完善学习策略、寻求适当帮助等途径得以提升,从而坚持不懈努力发展的心态。与之相对的是固定型思维,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智力和才能是天生固定的,无法通过学习、练习或其他方式来改变。
成长型思维的重要作用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如相信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有持续学习和改进自我的欲望、积极寻求并利用反馈来改善表现。这些特征也表明了持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力,这种心态鼓励个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言放弃,而是视之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也正是因此,成长型思维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产生的重要的影响。
成长型思维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加注重体育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不仅要依托于各方面的能力素养,更重要的是拥有强健的体魄,多数人都意识到了锻炼的重要性,但很难将锻炼的计划贯穿于生活中,经常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而,对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他们会较少出现“身体状况是无法改变的”想法,因而会倾向于投入更多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即便遭遇挫折,也会将挫折看作是锻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期望继续执行既定的运动锻炼计划。相比于同龄人来说,他们具有更强烈的锻炼意愿,运动频率也会更高。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注重健康的饮食习惯。他们的健康饮食意愿更加强烈,也会更多地采取行动来调整饮食结构。尤其对于节食减肥的群体而言,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可以很好地控制体重,即使短期内减肥失败,也不会放弃节食,反而会更加努力坚持。此外,这些人也会对自我身材有更客观的认知,不会因追求过度苗条而做出不健康的减肥行为。
成长型思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少出现心理问题。研究发现,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个体压力更小,更少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因为他们经常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把困难视作暂时的,是可以有办法解决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将困难当作一次挑战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很少因眼前的困难而过度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产生无力感。这些想法会让他们减轻压力,把困难和挑战看作自己成长路上的阶梯,从而可以更加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也可以在遭受重大打击时更迅速地恢复心理能量,重拾对生活的自信。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他们相信幸福是可以改变的,对他人的错误和不足更加宽容,会积极维护现有关系、乐于发展新的关系,从而与人相处更加愉快和谐,也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自豪、被爱、投入、兴趣等积极情绪和心理幸福感。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
以上提到了很多欧洲杯外围竞猜_欧洲杯盘口-投注|官网: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好处,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去培养成长型思维,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心理更加幸福呢?
了解大脑
大脑可塑性是成长型思维的生物学基础,大脑的构造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大脑的构造和神经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后天经验、学习和记忆来改变。这种大脑可塑性为成长型思维提供了坚实的生理依托,让人们相信自身的能力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借助不断地努力学习和丰富经历来实现提升与突破,进而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具信心与动力去探索未知、追求成长与进步。每一次挫折,都会促进大脑调整神经通路, 使下一次执行相同任务时能够更加准确。此外,大脑还具有终身可塑性,这意味着不管我们处在什么年龄阶段,只要愿意改变,都能够借助适当的刺激与训练,重塑大脑的神经连接,实现认知与能力的提升。
改变语言
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系教授雷拉·波洛狄特斯基(Lera Boroditsky)在演讲中分享:“语言塑造思维,我们使用的语言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如果改变人们说话的方式,他们的思考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下面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九个改变”,如果你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你会怎么说呢,来试试下面的练习吧!
维度 |
固定型思维 |
成长型思维 |
理解 |
我就是搞不懂。 |
我忽略什么细节了吗? |
放弃 |
我放弃了。 |
这个方法行不通,我得试试其他方法。 |
错误 |
我犯错误了。 |
错误是暂时的,我要改正这个错误,下次会做得更好。 |
困难 |
这太难了。 |
我只是暂时没有达到那个水 平,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定。 |
足够 |
我做的够好了,已经达到我的上限了。 |
我还能不能再好一些? |
聪明 |
我不可能像他一样聪明。 |
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也要试 试。 |
完美 |
我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
我还要看看这件事有什么可以完善的。 |
否定 |
我阅读不太好。 |
我可以试试,多练习是对提升阅读能力有帮助的。 |
能力 |
我不擅长这个。 |
慢慢来,我正在一点一点提高。 |
勇于挑战
成长型思维的人乐于接受挑战,他们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我们需要踏出自己的舒适区,为自己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以过程为焦点,多去总结自己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在技能上有哪些提升,而不是只注重结果。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具备毅力和耐心。
正如台湾著名咨商专家黄素菲说:“看似幽暗的负面经历,却会留下强韧的生命力,用经验挖深生命的河床,容纳更充沛的水流”。在培养成长型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是我们走向成长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Bunda, K., & Busseri, M. A. (2019). Lay theories of health, self-rated health, and health behavior intentions.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4(7), 979-988.
2.Burnette, J. L. (2010). Implicit theories of body weight: Entity beliefs can weigh you dow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3), 410-422.
3.Hoyt, C. L., Burnette, J. L., Thomas, F. N., & Orvidas, K. (2019). Public health messages and weight-related beliefs: Implications for well-being and stigma.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2806.
4.Lyons, C., Kaufman, A. R., & Rima, B. (2015). Implicit theories of the body among college women: Implica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9), 1142-1153.
5.Tamir, M., John, O. P., Srivastava, S., & Gross, J. J. (2007). Implicit theories of emotion: affective and social outcomes across a major life trans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4), 731.
6.王晓娜.(2024).基于成长型思维视角,提升高中生心理韧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4),8-11.
7.虞涛, 潘孝富, 李佳源, 何立冬, 应虎, 邓嘉敏, & 李林. (2022). 成长型思维对健康的影响: 效果, 机制和干预.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0(4), 87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