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VS自由恋爱,你pick哪个?

时间: 2022-09-05 16:47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单身与恋爱是经常出现在校园生活中的两个关键词汇,高校欧洲杯外围竞猜_欧洲杯盘口-投注|官网:恋爱主题的课程也逐步开展起来,重大节日家庭聚会讨论的话题中,都会有欧洲杯外围竞猜_欧洲杯盘口-投注|官网:恋爱的内容。

面对难以躲避的人生大事,有的年轻人选择了躺平,顺其自然等待缘分,佛系看待恋爱与婚姻;也有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焦虑,发动身边的资源努力扩展交友圈,力图尽快“完成任务”;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则是非常迷茫,在焦虑和躺平中“反复横跳”,时而认为“是时候恋爱了”,时而觉得“一直单身一直爽”。

恋爱可能真的不容易

1、经济成本

随着物价上涨、娱乐方式多样化,恋爱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年轻人而言,恋爱消费远超出单身消费,部分人难以负荷。若步入“谈婚论嫁”阶段,涉及到的经济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在未做好经济基础的准备之时,部分人选择暂时不考虑恋爱与婚姻问题。

2、人际压力

父母等长辈的“催婚”、同辈群体的恋爱也常会让单身人士感受到压力与紧迫感,特别是在周围没有适合的潜在对象的情况下,这种单身焦虑可能会更加强烈。

3、性别比失衡

择偶拥挤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择偶拥挤是指在一夫一妻的制度下,适婚年龄男女人数应该是相等的,但由于婚姻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男性和女性之间比例失衡,导致部分男性和女性不能按传统的偏好和习惯择偶的现象(王晓璐,2020)。

虽然基于各种压力和环境的因素导致恋爱和结婚并没有那么容易,但人们的情感需求并未因此而消除,大部分人对于伴侣的陪伴需求仍然较高,特别是在高压的状态之下。因此单身人士极有可能在应该继续保持单身和尽快找到另外一半的状态里“反复横跳”。

恋爱途径的变化

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下,衍生出各种恋爱途径,比如相亲交友型app、婚恋介绍网站、恋爱匹配小程序等等。当然也会有人坚持传统的相亲渠道,比如父母介绍、同学推荐、同事领导“牵线”等等。对于各类相亲形式,有的单身人士积极参与其中,有的则相对排斥,更加渴望自由恋爱。

那么相亲和自由恋爱都有哪些区别呢?

相亲和自由恋爱的主要区别在于结婚对象的选择方式不同:相亲的对象由他人选定,可选范围较小,结婚对象的可供选择范围由父母或第三方指定,因而可选对象是有限的;而自由恋爱的对象范围更广,结婚对象的选择范围不受他人控制。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人们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择偶的决定权往往掌握在父母手中,在媒人的牵线下,双方家庭互相确认门楣、阶层、背景相匹配的状况,择偶双方的父母进行见面,然后商议亲事。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户籍制、单位制等因素,个体往往被限制在某个固定的区域,所接触的人也十分有限,因此择偶也一般依靠亲友、同学、同事的介绍,父母的意见也比较重要,自由恋爱情况较少。

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其中明确提出“婚姻自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希望选择的配偶能同自己情感契合。

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地域流动变得更加频繁,社会环境也愈加开放包容,因此“自己为自己做主”的自由恋爱成了大部分青年人所向往的择偶方式。

如今我们提到的相亲,其实更像是一种经过介绍的自由恋爱:父母或亲朋好友对身边的资源进行初步筛选,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再由其自行决定是否进一步发展阶段。

然而相对于自由恋爱,很多单身人士往往更难接受相亲的形式。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受到家庭影响更大

相较于自由恋爱,相亲更像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不仅对方及其家庭需要受到审视,自己也同样会受到对方的审视。这种审视将原本可能轻松浪漫的相互认识变成了“群体面试”,轻松一点则双方见面后需要各自回去交流感受;严肃一点则需要双方父母共同参与,在相亲过程当中所问问题也会比较直接,可能给双方造成一定压力。

但也有人认为双方家庭共同相亲是一种比较靠谱的结识异性的方式,毕竟有亲人或朋友充当中间人,双方都算是知根知底,总好过“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相互试探。

2、感觉到自己被“物化”

在提到自由恋爱时,大家往往会联想到浪漫、平等这样的字眼。而在提到相亲时,相关联的却是市场、匹配等词汇。在相亲过程中,“年龄”、“学历”、“外貌”、“工作单位”、“收入”都如同被标好了价码,不断被衡量比较。

“人也许是合适的,但我没想到,两个人的目的性一旦太强,反倒让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合适了”有人这样提到。

当我们有意无意审视和对比时,往往会觉得自己被“物化”,感觉他人对自己没有尊重和好奇,而是像对待商品一样进行打分。

3、担心进入“无爱婚姻”

相较于先建立感情再进入婚姻,很多长辈也持有“先结婚后恋爱”的观点。他们或自身就是经人介绍,婚后再慢慢培养感情,或身边有着这样的案例,认为“上一秒有感觉,下一秒感觉可能就没有了,夫妻之间互不相厌,慢慢磨合就好”。

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大多秉持着宁愿单身也不将就的心态。认为进一步的发展一定要以“有感觉”为前提。认为“无爱婚姻”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而且越来越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开始独居生活,大家也往往会觉得“一直单身一直爽”,没有必要为了结婚这个目的而委屈自己。

那么自由恋爱和相亲是否会对未来婚姻的幸福产生影响呢?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过以下结论:

1、自由恋爱式婚姻比相亲式婚姻的满意度更高

Edlund 和Lagerlof(2006)认为,相对于相亲式婚姻,自由恋爱式婚姻允许年轻夫妻掌握彩礼的使用权,因而更有利于经济发展。Huang 等(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自由恋爱式婚姻满意度更高,而相亲式婚姻的收入更高,其对此的解释是,父母或他人在介绍相亲对象时,往往更加倾向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选。进一步地,Huang 等(2016)通过研究发现,父母参与婚姻匹配的夫妻在婚后更加照顾父母,但这种孝顺是以牺牲夫妻和睦为代价的。而叶金珍和王勇(2019)也通过追踪调查数据发现,自由恋爱婚姻比相亲式婚姻的满意度更高。而他们的研究也得出了另一个结论:精神匹配度,而非物质匹配度,才是相亲影响婚姻满意度的重要渠道,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自由恋爱的满意度会更高。

2、相亲式婚姻比自由恋爱式婚姻更稳定

据日本仲人联合会调查,自由恋爱式婚姻的离婚率在40% 左右,相亲式婚姻的离婚率在10% 左右;印度的数据也表明,相亲式婚姻的离婚率比自由恋爱式婚姻的离婚率低。

Gupta 和 Singh(1982)的研究表明,自由恋爱的婚姻,夫妻之间的感情会随着时间而出现一定程度降低;而在相亲婚姻中,感情却会逐渐升温,最终反而比自由恋爱者更加恩爱。Epstein等(2013)得出的结论和中国传统观念类似:相亲式婚姻的爱情是可以培养的,即 “先结婚,后恋爱”。其研究还表明,相亲式婚姻的“契约”关系更利于婚姻的稳固。

相亲式婚姻,双方婚前的相互了解往往并不完备,因此在相同条件下的婚姻满意度往往较低。然而尽管自由恋爱婚姻的婚前信息更加完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感情也容易从“波峰”走向“波谷”,因而增加婚姻解体的风险。

与此同时,通过相亲而认识结婚对象的群体,其本身可能也更倾向于传统。认为“一日夫妻百日恩”,认为家庭的完整才是幸福的保证,因而对对方的情感反馈更少抱有完美主义的幻想,而离婚所带来的舆论压力也可能降低相亲群体的离婚意愿。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青年来说,相亲和自由恋爱其实都是可供选择的途径。无论何种方式,根本的目标都是在个人有意愿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伴侣。两者相辅相成。不必过分神话,也不必过分担忧。

学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供稿

参考文献

[1]王晓璐.(2020).当代青年择偶模式的变迁与发展趋势——基于择偶拥挤视角的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95-99. doi:10.16822/j.cnki.hitskb.2020.04.011.

[2]赵丽颖.(2011).当代青年择偶标准和择偶方式的社会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2&filename=1012306583.nh

[3]李卿晓.(2018).大学生相亲:两代人的困惑与和解(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802&filename=1018131037.nh

[4]叶金珍 & 王勇.(2019).相亲结婚真的靠谱吗——基于CFPS2014数据的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01),117-136. doi:10.14116/j.nkes.2019.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