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时间: 2023-10-07 09:05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今年暑期,“跳水大爷”这个团体着实让天津火了一把。一时间,各大短视频平台都充满了天津大爷各种花式跳水的视频,诙谐的语言、洒脱的态度、热闹的围观,让天津铁狮子林桥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天津,一夜之间成了大家“说走就走”的6A级景区。

尤其是节假日,桥上桥下总是挤满了群众,“你在桥上跳水,看跳水的人在给你打分”。没有门槛,没有偶像包袱,只有一个个民间“跳水艺人”和一众“大众评委”。

天津一度霸榜社交媒体。

为什么年轻人那么喜欢看大爷跳水?

1、替代表达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在网络中寻找“嘴替”。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心声被听到、被理解,但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很难找到合适的途径和对象来表达感受。此时,在网络中“转发”、“点赞”的行为既表达了一种对对方的认同,也表明了希望他人能了解自己的感受。即找到“嘴替”。

天津跳水大爷所表现出幽默、乐观的精神和“低成本”就能获得快乐的生活方式,戳到了很多人的“心巴”。他们所表现出的“松弛感”恰恰是年轻人们最希望得到的。

有人说,如果你跟天津人讲内卷、讲焦虑、讲生活的脸色,天津人大概只会两手一摊:“听不懂,我‘似’文盲”。

天津跳水大爷所体现出来的松弛感,并非一种“消极摆烂”的状态,而是一种热爱生活,有所追求的态度。他们并非是为流量而跳水,多年以前,在海河游泳和跳水就是一项传统项目,只是当时没有那么多观众。有人看可以跳,没人看也照样可以跳。

有人对跳水成员“老镰刀”bai bai进行过采访,面对网友的“追捧”,“老镰刀”说自己也没想到,不过他态度淡然,“什么火不火的,穷开心……就一阵风,过去就过去了。”

2、对单一叙事体系的不满

尼日利亚作家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曾指出过“单一叙事”的危险性。当人类习惯于站在某一个固定的认知视角去看待和解释事物,这种角度是被我们过往的经验、阅读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所潜移默化影响的。凭着对某件事的单一观点而发声,就是单一叙事。

例如在主流文化当中,升学、赚钱、结婚、育儿似乎是一种单线程的任务,我们只有按时完成每一步的打卡才有被尊重的资格。

生活除主线任务之外,再无任何支线剧情。这种叙事体系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一定是片面的。在网络当中,我们看此类信息越多,就越是容易被继续推送,进而进入“信息茧房”,忽略生命中其他重要的可能性。

天津大爷的爆火,就是以跳水这件“非主流”的小事,撬动了很多人心中顽固的单一叙事体系——生活并不总是任务,还有一件件看似无意义的小事让平常的日子也闪着光。

3、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慢性应激对健康的损害更严重。应对癌症诊断和治疗的焦虑所导致的慢性应激对健康造成的损害要远快于疾病本身(Kangas et al., 2005; Stanton et al., 2007)。而许多研究者都指出了社会支持在缓解压力带来的伤害方面的作用(Kim et al., 2008)。

现代社会更加强调每个人的成功,荧幕上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而人和人之间简单的交流却在被忽视。这并非天性使然,更多是文化环境所产生的作用。例如在纳瓦侯人(Navajo)当中,伤痛、疾病和健康要归因于社会的和谐以及身心交互作用。部落中任何成员的疾病都不被看作其个人的责任(和过错),而是要通过治疗仪式来修复的不和谐的信号。在商品社会当中,人际关系的力量被削减,所谓的交换“价值”被无限放大。

而到了狮子林桥,素不相识的人们也可以在大爷们的带动下迅速热络起来。内向的朋友们也能不遗余力地为桥上的朋友呐喊助威。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最简单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快乐,不必猜疑,不必防备,你也会被身边人发自内心的鼓励所感染。

4、活在当下

天津这座城市无时无刻都在践行着“活在当下”这个重要的生活理念。跳水时,生活只有跳水;吃早点时,生活只有早点;讲笑话时,生活只是此刻所讲的笑话。不活在对过去的懊恼,也不活在对未来的担忧当中,拥有此刻就活在此刻。

站在铁狮子林桥头,无论有没有观众有没有呐喊,都是一样的跳。跳水就是跳水,无关面子,甚至无关身体健康。跳,就是目的本身。正如“老镰刀”bai bai 所说,“生存一分钟,快乐60秒”。

你要是问天塌下来怎么办,天津人会先问问几点塌。早上塌就先下楼买早点,晚上塌还得出去遛遛弯。

跳水大爷让人们重新回忆起一个简单的生活原则——正如每一个天津人都熟知的这句话:“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参考文献

[1] Kangas, M., Henry, J. L., & Bryant, R. A. (2005).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ollowing cancer. Health Psychology, 24, 579-585

[2] Kim, H. S., Sherman. D. K., & Taylors, S. E. (2008). Culture and social support. American Psychologist, 63, 518-256.

[3] Stanton, A. L., Revenson, T. A., & Tennen, H. (2007). Health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chronic diseas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8, 565-592.

(学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供稿)

栏目介绍

健康有道,专注于为师生提供新鲜、贴心、生动的身心健康分享和指南,提升身心健康生活水平,用专业和爱心陪伴学生成长成材。